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高孔廉:投保協議 應速完成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周慧盈台北─上海14日電)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在上海指出,投保協議第6次江陳會來不及簽署,但兩岸應共同努力,儘速完成;他指出兩岸應「增進瞭解、累積互信、求同存異、共創雙贏」。



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率海基會代表團在上海出席第6次江陳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及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會預備性磋商,他在致詞時作上述表示。

高孔廉說,兩岸雙方主管機關過去半年就投資保障協議進行了密集磋商,由於投保協議牽涉範圍相當廣,雙方對投資人定義、投資待遇、透明度、逐步減少投資限制、投資便利化、徵收、損害賠償與損失補償、代位、移轉、拒絕授與利益、適用範圍與例外、投資爭端解決等,了解彼此想法,雖然這次來不及簽署,但雙方仍應共同努力,儘速完成簽署。

高孔廉指出,台灣與29國、大陸與130國簽署相關投資協議,已有通用的慣例與豐富的經驗,兩岸應從保護投資人角度思考,儘速達成共識,建立有序的經貿交流,達到互利互惠,不辜負廣大民眾的期望。

高孔廉強調,兩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仍需要「增進瞭解、累積互信、求同存異、共創雙贏」,他有信心在兩會協商管道上,以人民的核心利益為主,以中華文化的「王道精神」為本,共同努力解開兩岸的「結」,為兩岸人民找出互利雙贏的光明出路。

高孔廉並且表示,對照東北亞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兩岸關係的和平繁榮,值得珍惜,也更加肯定兩會協商模式的必要性、功能性與可行性;「我們已經在中華民族及世界發展史上,樹立最成功解決爭端的『典範』」。

至於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據海基會新聞稿,高孔廉表示,雙方已就傳染病防治等多方面達成基本共識,這項協議將能有效維護兩岸人民健康、保障消費者權益、促進生技產業發展。

高孔廉還指出,兩岸應積極面對處理攸關人民福祉的問題,秉持互惠互利精神,「多一點經濟,少一點政治」,避免無謂虛耗,多為對方設想,相互體諒,讓「協商程序簡單化,協議實質豐富化」。

高孔廉說,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協商後,歷經5次會談,簽署14項協議與1項共識,成果豐碩,但不可諱言兩岸在落實簽署的協議上,仍有改善與修正空間,諸如三聚氰胺求償、兩岸班機不足與票價太高,及上海周邊機場開放直航和依照國際民航營運慣例的客貨轉運等問題。

高孔廉的致詞,題目為「以民為主,以文化為本,解開兩岸的『結』」。991214

文章來源: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